时间: 2024-07-31 01:29:35 | 作者: 路障机学校案例
新中国初期,国家为了消除疾病和改善我们正常的生活环境,特意下达一场关于消除“害虫”和改善卫生环境的指令。
“老鼠”作为人民公敌,庄家和粮食破坏者,毋庸置疑的被列入被消除的“四害”之中。
与“老鼠”一起被列入“害虫”范围内的还有,“蚊子”、“臭虫”和“苍蝇”。
但比起蚊子和苍蝇的破坏力,“老鼠”自然是有过之而无不及,不然怎么会沦落到“人民公敌”的地步。
如此,为了预防“鼠疫”和保护粮食,“老鼠”成了国民,继消灭侵略者之后的,第二大消灭对象。
战火纷飞的年代,邱满囤生长在河北的一个穷困家庭里,枯瘦如柴的他,总是拖着一身破衣烂衫在村小学里听课。
他常常因为食不果腹,在课堂上虚弱得直不起腰,他因为最基本的求生欲,而放弃学业沿街乞讨。
在幼年邱满囤的眼中,那两个半月的识字生涯,远不及他流浪讨得半块红薯来的实在。
在邱满囤十多年的流浪生涯中,他睡过草垛,躺过田埂,挖过树根,也从老鼠的嘴里夺过食物。
穷困潦倒的邱满囤,以天为被,以地为床,日日风餐露宿,夜夜有老鼠从他脸上爬过。
“老鼠”是他整个青少年时期,最常打交道和最熟悉的自然生物,没承想若干年以后却因为“老鼠”混得一生名头。
那是1957年,邱满囤告别了十多年的流浪生涯,从部队里复员,恰逢举国上下大搞卫生运动。
而自幼与老鼠相伴的邱满囤,趾高气扬,信誓旦旦地参与到捉老鼠,除“四害”的运动当中去。
“你整日无所事事,就知道抓老鼠,家里都揭不开锅了”,邱满囤妻子委屈又气急败坏地说道。
可邱满囤已经沉迷在他的“捕鼠”事业中,不能自己,以至于妻子一气之下带着两个孩子回了娘家。
如此还不算严重,在妻子回娘家不久,两个女儿就接连生病,最后因无钱医治而夭折。
妻子恨透了只知抓老鼠的邱满囤,在万念俱灭之后,便毅然决然地选择与之离婚。
这下可好,邱满囤的生命里只剩下“抓老鼠”这一件事了,而邱满囤为了隐藏悲伤,更是将所有的心思都投入到捕鼠事业当中去。
兴许是“天道酬勤,力耕不欺”,在邱满囤坚持不懈地研究下,他终于制作出一款强力有效的除鼠药。
只是他的一番刻苦耕耘,收获到的关注度却少之又少,而后他又尝试带着自己研制的鼠药,向科研所的同志们“推销”。
然而这种民间自发研制的,没有专利证明的江湖“药方”,如何也不能得到专业部门的认可。
如此,邱满囤便带着自己研制的鼠药,满世界流浪,一面推销一面换些粮食糊口。
起初他将推销的目标,锁定在人口众多的大户人家,他们人多一定田多,田多就一定高产,高产就一定有粮仓。
那粮仓必定是吸引老鼠出没的“风水宝地”,如此,邱满囤便满怀期待地敲开了大户人家的门。
但邱满囤别的没有,就是有耐心,一家不买,就选下一家,再不买就接着往下敲。
为了推销自己的鼠药,邱满囤可谓无所不用其极,他敲遍了整个村子人的家门,也成了家喻户晓的江湖“卖鼠药”的。
后来邱满囤索性在村里直接吆喝,要当场表演捕鼠技术给村民看,没成想这一吆喝,倒真吸引来了不少观众。
只见,邱满囤手持灭鼠药,在一农户家泥巴墙下,分批洒下药粉,片刻之间,便有老鼠寻味而来。
众人见状无不为之惊呼,但又怕吓退老鼠故而只能小声嘀咕,不一会那些贪食的老鼠,便四处蹿腾一命呜呼。
这下可好,邱满囤的老鼠药不仅卖了个精光,他还被村里人附上“灭鼠大王”的称号。
初尝战果的邱满囤,并没有安于现状,而是一边卖鼠药,一边想方设法改良药品,进一步提升灭鼠药的性能。
终于“邱氏鼠药”正式投入市场销售,那时邱满囤在河北和陕西一带,可谓声名大噪。
到了20世纪80年代,邱满囤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,亲自前往陕西大荔县表演灭鼠,这一次他得到了电视台的鼎力宣传。
“邱氏鼠药,强力有效”、“邱氏鼠药能捕捉50米开外的老鼠”、“邱氏鼠药能分雌雄”、“邱氏鼠药,能引鼠上树”。
一时间,“邱氏鼠药”风靡大江南北,以至于引得全国各大鼠患之地,争先抢购这批“邱氏鼠药”。
而邱满囤本人更是受到广西政府部门的邀请,组织南宁民众,一并到场观摩该次捕鼠行动。
好在“邱氏鼠药”不负众望,为南宁群众一共消除35万只老鼠,且重达82.6吨。
这一惊人的数字曝光之后,邱满囤收到了各大企业和商家的橄榄枝,他们都想买断邱满囤的治鼠“秘方”。
于是在1989年初冬,邱满囤又受到安徽亳州地方的邀请,前往当地进行治鼠指导。
这一次邱满囤根据亳州需要,筹备了10吨鼠药,将整个亳州地区的老鼠消灭了91%。
除此之外,邱满囤还起身前往青海湖农场,为那里的人们解决掉了200多万只老鼠。
这一次邱满囤成了举国上下,家喻户晓的“捕鼠大王”,他不仅在全国各地开展捕鼠工作,还加快新药品的研发和改进。
1987年,为了支持邱满囤的灭鼠研究工作,无极县特意为其创建了个人研究所。
而邱满囤则担任研究所的所长,在一番刻苦研究与调研工作之后,“邱氏鼠药厂”正式挂牌动工。
这一次,邱满囤要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正规商业产链,从配方调制到未来加工生产,邱满囤都亲力亲为。
除此之外,邱满囤还在竭尽全力为民除鼠,在其杰出贡献之下,又成为一名光荣的河北政协委员。
这大概就是邱满囤人生的高光时刻,从衣不蔽体、食不果腹的流浪汉,一路成长为闻名全国的“灭鼠大王”。
邱满囤的这半生的经历,堪称一部凡间试炼之作,然而属于他的成就,还在不远的将来。
1989年上半年,邱满囤研究的诱鼠剂,通过了石家庄、大连的技术质量认证,并获得该项目的鉴定书。
在未来的两年之内,邱满囤的诱鼠剂,再一次获得省级商业部门的认可,并达到“国际领先水平”。
1990年,河北省与地方县,一共为邱满囤拨款190万,用于筹建“邱氏鼠药厂”。
该厂在当时的全国范围内,是第一家,也是唯一一家顶级规模,投资最多的鼠药厂。
可以想象,在中国出了一个“之最”的企业,少不了要向世界各地的国家宣传一番。
毕竟作为中国本土创新研制而来的鼠药,能获得国际社会的关注,又何尝不能为世界各地的鼠患之地所用。
至此,邱满囤家的门口再也没“安生”过,以至于世界各地的商家和国家层面的人,都如数造访。
他们大都是向出资合作生产,或者是希望邱满囤能够将鼠药配方售卖,以达到垄断的目的。
不仅需要带动地方经济,还需要为人们提供就业机会,更重要的是,这是邱满囤毕生的心血,他断不会因利舍弃。
如此,邱满囤的鼠药事业,便出现了不可逆转的动摇,一时间各大媒体争先报道,呼吁“邱氏鼠药”。
直到1992年,邱氏鼠药厂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还不足两年,就遭到了权威专家的致命性打击。
“禁止使用邱氏鼠药”、“邱氏鼠药含有致命因素”、“坚持科学灭鼠不动摇”,等文章不绝于耳。
不仅如此,《中国乡镇企业报》还率先发表了五位专家的“科学捕鼠”文章,以至于导致,全国5大省份公开禁销“邱氏鼠药”。
而年近60岁的邱满囤,至此迎来事业滑铁卢,他一时气愤难消,便一纸状书,将5位专家告到海淀区法院。
令人兴奋的是,以一对五的局面,最终判定邱满囤胜诉,可即便如此,“邱氏鼠药”还是受到了严厉的冲击。
要知道,这一次“邱氏鼠药的”,可是科研机构,如果判定邱满囤胜诉,这某一些程度上质疑了科学部门的严谨性。
于是国内当时就邱满囤胜诉一事,在科学界引发了一场关于“维护科学尊严”的激烈讨论。
真是不怕对手有“谋略”,就怕对手懂“科学”,这一场来自普通农民与科学层面之间的“较量”。
于本笔者而言,双方皆有过之,其一,“邱氏鼠药”解决了新中国前期的鼠患问题,功劳尚在。
其二,“邱氏鼠药”荣获两省的“科学技术鉴定”,并获得“科技成果鉴定书”,具备生产的条件。
其三,科学界推崇的“科学捕鼠”并不全无道理,毕竟鼠药作为危险药品,的确要避免滥用的现象。
其四,作者觉得“科学的尊严”不在于他人的质疑,而在于指出“鼠药”短板之余,应给予先进方法改良。
毕竟这是我国本土普通农民智慧的结晶,能走向全国乃至吸引全世界的目光,实属不易。
可话虽如此,邱满囤该走的路,一步也少不得,单凭“有危害成分”、“不够科学治理”,这两条就足以断了前程。
以至于在1995年,5位专家的上诉胜利,致使国家层面直接出手拦截,第一代“邱氏鼠药”正式落下帷幕。
可是邱满囤不是个知难而退的人,自知有不足之处,遂离开公众视野,潜心研究“新作”。
一方面还有网络上的,一篇名为《恶之花》的文章,恰枪带棒,含沙射影地将其名字与军阀、卖国贼等人联系在一起。
邱满囤纵然有万般委屈,却也只可以通过法律手段,来维护自己的名声,好在邱满囤胜诉,如此便有了动力潜心研究。
终于在2004年,“灭鼠大王”邱满囤,又带着他的旷世奇作“邱氏粘鼠板”重归大众视野。
这一次他选择低调地复出,并在老家省会石家庄,召开产品展销会,会议上邱满囤亲自展示了,粘板捕鼠的技巧与成果。
果不其然,他还是那个实至名归的“捕鼠大王”,只是这一次的捕鼠作品,再也没任何“危险成分”与“不科学治鼠”的隐患。
至于第一代“邱氏鼠药”,早在遭遇之后,便已被邱满囤加工改良,以全新的配方流入市面。
当然,一件新的“作品”问世,必定是基于原本的创作之上,新一代的“邱氏鼠药”依旧保持着强大的诱鼠能力。
而有危害的成分,也已被邱满囤换成低毒性的“抗凝血”药,这种药,在临床上还被用来医治人类的血液疾病。
之所以用这种成分,是因为老鼠在吃了含有“抗凝血”的鼠药之后,会饥渴难忍,最终会死在水边或者找水的路上。
进而避免人们在自己的衣柜,或者犄角旮旯里与之“碰面”,必须得说,这的确是个考虑“民生”的改良。
时至2018年,邱满囤作为“治鼠大王”,更新了一代又一代的捕鼠药品与器械。
然而却始终没有人知道,他是通过什么样的配方,使得老鼠总是逃不出他的“手掌心”。
有人曾经试探性地询问过,年过8旬而身体每况愈下的邱满囤,渴望能轻松的获得一些关于鼠药的神秘配方。
笔者猜想,或许那是邱满囤毕生的智慧,不愿他人不劳而获,再或者是那配方有难以把握“成分”,恐怕他人酿成大错。
是也罢,不是也罢,“捕鼠大王”的时代已经翻篇,我国目前的卫生状况已经不同于往时。
一切强力型的“鼠药”、“农药”、“果药”,都有各自的监管部门,既不会滥造也更不会滥用。
而人们对于限制药品的使用意识,也逐渐上升到了高素质水平的层面,这是时代发展的影响,也是过往经验的影响。
常言道:“前人栽树,后人乘凉”,邱满囤在新中国早期为我国卫生事业所做的贡献,是值得吾辈肯定的。
当然青出于蓝胜于蓝,一代定要比一代强,希望祖国未来发展的每一代,都能有邱满囤这样坚持不懈,越挫越勇的毅力之士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巴黎奥运中国游泳:覃海洋200蛙第15,潘展乐100自第13,接力第6
徐峥的《逆行人生》还没上映就遭批评,45岁程序员被裁送外卖,一言难尽......
小米 Civi 4 Pro、Redmi K60E 等机型开启澎湃 OS 正式版内测尝鲜
OPPO Find X8系列再次曝光:屏幕、摄影进化,有望重塑旗舰新标准